第118章 周、蒋来投_我父刘玄德
乱书库 > 我父刘玄德 > 第118章 周、蒋来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8章 周、蒋来投

  第118章周蒋来投

  很快就有人将警情通报往州府,不但刘备被惊醒,就连睡在军营内的刘封也一块惊醒了。

  刘封现在已经不是常驻军营了,但偶尔也会留宿一两晚,增加与嫡系部队之间的亲近和感情。

  这一晚就恰好留宿在军营。

  听到城头示警的锣鼓声后,整个军营都被吵醒。

  刘封立刻喝令徐盛、潘璋等人带队弹压,切忌出现营啸。

  好在刘封营中的都是老兵,又刚刚经历过大胜,信心十足,虽然受惊,却没有出现扰乱军营的情况。

  反而还在徐盛,潘璋的带领下,弹压了周围军营的乱象。

  虽然局面是控制住了,但刘封还是有些后怕。

  看来整个徐州军体系还需要经历系统性的训练才行,像今天这种情况发生,本身就是军队纪律性不合格的表现。

  尤其是城门军官,简直该当问罪处斩。

  刘封到达城门口时,刘备也已经赶到了。

  父子俩对了个眼神,就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。

  这次这个城门官,必定要重重处罚了。

  别说现在城外只有百余人了,就是真有敌人来了,也不能是这样的示警法啊。

  “城下何人!?”

  刘备上了城头,让傅士仁朝着城下喊话询问。

  城下这时候也是慌的不行,为首的两个壮汉在这四月乍暖还寒的深夜里,都急出了一头冷汗。

  此时听到城头喊话,赶忙上前答道:“我们乃是九江人士,蒙刘使君不弃,轩车征辟,因心急赶路,错过了宿营,便想在郯城外夜宿一晚,天亮进城。不易惊动了城防,罪该万死,恳请明公降罪。”

  九江?

  刘封再仔细一看城下那两个壮汉的游侠打扮,立刻就有了个猜想。

  “城下可是九江周幼平、蒋公奕?”

  正如刘封所猜测的,城下两个为首的大汉,正是周泰和蒋钦。

  他们二人在九江落草为寇,横行江上,带了两三百号人劫掠往来商船,自然居无定所。

  使节到了九江之后,花了不少时间才终于遇上了他们。

  当使节说明身份和来意后,周泰和蒋钦根本不敢相信。

  他们一度怀疑这个使节是假的,是袁术想要诱骗他们上岸,好把他们一网打尽。

  可使节带来的文书上,确实印着徐州州牧的印章,更有刘备亲笔所写的书信。

  这一切太美好了,美好到周泰和蒋钦即便满肚子犹疑,依旧不舍得戳破这个泡影。

  最后,周泰和蒋钦商量了一番,决定先请使节留下,给他们一点时间打探信息。

  使节倒是无所谓,至少留下休息,可比前段时间到处寻找他们二人要轻松多了。

  可周泰和蒋钦却是着了魔了,在派人去打探消息的几天几夜里,两人怎么都合不上眼,只能聚在一块喝酒,小心翼翼的想象一下如果这事是真的,该多美好。

  这也难怪周泰和蒋钦会如此小心谨慎了,实在是他们被残酷的现实教训的太多回了。

  周泰和蒋钦是乡里人,小有家产,和张飞有点类似,都属于那种比平民要有钱,有势,但又够不到豪强的边。

  这年头,连豪强当官的路都被封死了,周泰、蒋钦这种游侠儿就更别提了。

  他们也曾经四处拜访过,想要毛遂自荐,或是找一个能看中自己武力的豪强士族卖身。

  可残酷的现实是,即便他们再怎么放低姿态,依旧没人看得上他们。

  别说州牧郡守了,就是县令这等级别的都找不到可投靠的。

  周泰和蒋钦也是万念俱灰,才带着亲信兄弟们当了江贼。

  既然不能建功立业了,那至少帮兄弟们混口饱饭吃吧?

  他们说是江贼,其实也还有些底线,往来商船都只抽水头,并不伤人,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豪强大族,地方官吏的大规模围剿。

  可当他们名声大了之后,想要诱杀两人,以此立功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。

  因此周泰、蒋钦早有收摊不干的念头,也一直在打听着值得投奔的英雄。

  之前他们听说了孙策正在江东招揽豪杰壮士,而且不拘出身,这让两人很是心动,但先前的诸多教训让两人谨慎了许多,打算先派几个靠谱的兄弟过去探探底。

  恰好就在这时候,刘备的使节到了。

  和刘备一比,那孙策可就真的比不过了。

  刘备可是堂堂正正的徐州州牧,受到徐州士人拥戴的。

  孙策却是袁术手下的校尉,连将军都不是,自己还被迫和舅舅、族兄一起被困在江北的厉阳,迟迟打不过长江。

  这两相一比较,傻瓜也知道该投奔谁了。

  等到探听消息的心腹回来,不但确认了这真是刘备派来的使节,更带回来一个大消息。

  刘备向北用兵,大获全胜,不到半个月就彻底击败了臧霸,全取琅琊。

  周泰和蒋钦这下如何还能忍得住,立刻打点细软,遣散了不愿意离开的小弟,带着剩下的兄弟,拥着使节一路北上,直奔郯城而来。

  只是心情过于激动,在舟船靠近郯城后,周泰和蒋钦不顾天色已晚,执意登陆夜行,引起了这一番事故。

  听到城头上的问话,周泰和蒋钦听见自己的名字,赶忙抬头回答道:“正是在下,泰与公奕自蒙使君召唤,不敢怠慢,日夜兼程,今日方至。唯恐使君久侯,故不顾天色已晚,星夜赶路,想明日一早便可入城,却无意惊扰了驻军,还请明公降罪。”

  “原来是周幼平、蒋公奕。”

  刘备此时开口说话,直接下令道:“且开城门,迎周、蒋诸位壮士进城。”

  傅士仁在旁劝说道:“主公,此时天色尚黑,难辨来人,况有城规,天亮前不得开城。”

  “我为徐州州牧,自有权且之权。”

  刘备却回答道:“壮士豪杰愿来投备,此乃喜事也,怎可循规蹈矩,寒了勇士之心,速去开城!”

  傅士仁不敢再劝,下城开门。

  而城外的周泰和蒋钦也听见这番话,心头一阵火热,只觉得这次来徐州可算是真来对了。

  城开之后,刘备亲自下了城楼,带着护卫出城。

  周泰、蒋钦只见众人簇拥之中,有一手长耳大,容貌亲和温润的大汉,料定此人必是州牧。

  于是,周泰、蒋钦二人一同下拜,跪倒在土路上,冲着刘备叩首道:“泰无所长,却为明公所招,感激难以言表。此番来时仓促,惊扰城卫,却蒙明公大度免罪。此番恩情深重,泰无以为报,愿为明公效死!”

  “钦意与泰同!愿为明公效死!”

  “好,好!”

  刘备大声长笑,上前两步,先是搀扶起周泰,后又搀扶起蒋钦,然后一手一个,握住两人:“备德薄,不意二位壮士不嫌备声微名薄,不远千里,来助刘备,备欣喜不已,如何能见责二君?”

  “明公过誉了。”

  周泰和蒋钦心头热乎乎的,见多了士族大家的冷脸,猝不及防的遇到刘备如此亲近恩遇,一下子都有些适应不了了。

  刘备看了看周泰、蒋钦身后的勇士们,询问道:“幼平,公奕,这些壮士都是汝等同乡吗?”

  周泰和蒋钦对视了一眼,脸色有些泛红。

  这些自然不是什么壮士了,都是些江贼。

  刘备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,称呼他们为壮士,显然也是在给周泰、蒋钦脸上贴金。

  “确如明公所言,俱是我等乡人,在乡中为酷吏豪强迫害,不得已出外寻找生路。我二人为明公所辟,也想报效一二,便邀请这些乡人同来,共为明公驱使。”“好、好啊!”

  刘备点点头:“此皆是壮士,也是幼平、公奕的一片心意,我当重用之。且让这些壮士一并入城,赐予酒肉,暂且歇息数日。”随后又冲着周泰和蒋钦道:“正可在这数日中,为幼平和公奕择一美职,再将这些壮士尽数拨给你们指挥。”

  周泰、蒋钦忍不住又跪倒在地,双目泛红。

  受尽白眼漠视的俩人何时见过刘备这般亲近的,更别说刘备现在的徐州牧身份加持有多厉害了。

  周泰和蒋钦往日里别说和州牧言笑晏晏了,就是连县中大吏也不可得啊。

  “明公恩重如山,泰、钦愿为明公投死!”

  刘封在旁边认真学习,自己老爹这得人的手段真就是混若天成,没有半点演绎的痕迹,如羚羊挂角,毫无痕迹。

  周泰和蒋钦二人,今日一见,已是为刘备所收心。

  只要日后按部就班的安排提拔,以周泰和蒋钦的性格,那必定就是刘家父子的死忠,再不可能背叛的了。

  “何至于此。”

  刘备一手一个,又将两人拉了起来:“幼平,公奕,且随我进城。”

  周泰赶忙拱手说到:“明公,泰等与这些壮士乃是先来,还有一批人在渡口处守护船只。”

  刘备点点头,转头吩咐傅士仁道:“君义,你且安排好这些壮士,给与酒肉,让他们好生休息一番。再派人去渡口处接人,让他们天亮之后,可顺水路来郯城,与前面壮士一并招待。”

  傅士仁赶忙应是。

  刘备这才满意的拉着周泰和蒋钦入城。

  一行人进城之后,正面迎上了关羽、张飞。

  二人将部曲托付给赵云和田豫,然后带着亲兵直驱城门,正巧遇到了刘备等人。

  马上简略叙话,刘备介绍了一下周泰和蒋钦,关羽和张飞便汇入队伍,一同前往州府。

  周泰和蒋钦对视一眼,暗暗咋舌。

  没想到刘使君麾下竟有如此雄武之士,而且还有两位。

  只是他们还没见过赵云,否则就不仅仅是两位了。

  人总是会互相比较来确认自己的价值,在看见关羽和张飞之前,周泰和蒋钦虽然有些自卑身份低微,却也有些自傲武艺勇猛。

  可看见关羽和张飞之后,这点小骄傲都碎了一地,突然生出一种一无是处的感觉,更对刘备感激涕零了。

  刘备、刘封对此倒是一无所知,一路进了州府,吩咐近侍前往厨房开火,做些热汤饭食,好酒好肉。

  众人在正堂中坐下,刘备兴致勃勃的给关羽和张飞介绍起周泰和蒋钦。

  对于身形健硕,雄武有力的周泰和蒋钦,关、张二人的兴趣却并不浓厚。

  其实刘关张三人里,学历最高的是刘备,但学问最好的却是关羽,因为刘备爱好走犬华服,并不热衷于读书,只是混了个好老师。

  关羽却是勤奋苦读,颇有些手不释卷,在军营中也常有夜读之举,对于春秋、左传都研读很深,江表传曾记载“羽好左氏传,讽诵略皆上口”,可见其用功之深。

  至于张飞,曾被考证过是书法大家,还精通文化,可最后全部被证伪了。

  张飞的书画乃是后人攀附,而他在阆中大败张郃之后所书的张飞立马铭,也被现代证伪,乃是明代伪作品。

 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,张飞从莽将转为儒将,是从元明开始的。

  而张飞一系列的“作品”,也都是明代所传。

  张飞的儒将身份,实际上就是明粉们给包装出来的。

  历史上,张飞在当时士族的眼里,确实就如刘巴所想的那样,大丈夫处世,当交四海英雄,如何与兵子共语乎?

  因此,关羽和张飞的性格,也是刻入骨子里的,很难改变。

  周泰、蒋钦既非名士,又出身江贼,因此不入关羽、张飞之眼,也就再正常不过了。

  周泰、蒋钦暗自有些惴惴不安,只看关、张二人与刘备的亲近之意,就知此二人地位非同一般。

  可现在看对方的架势,似乎并不怎么看的上自己,这让初来乍到的周泰和蒋钦如何能自安。

  像是感觉到了周泰和蒋钦的不安,刘备给刘封使了个眼色,开口道:“幼平、公奕,你们可知此人是何人耶?”

  周泰、蒋钦闻言,抬头去看,却正见一个言笑晏晏的少年正看着他们。

  双方对上视线之后,那少年还冲着他们点了点头,以示问候。

  “草民不知。”

  周泰和蒋钦同时摇了摇头,他们先前也有些疑惑,不明白这么一个少年如何会跟在州牧身边。

  刘备此时解惑道:“此人乃是我之长子,单名一个封字。说来也是同伱们有缘,我能得闻幼平、公奕之名,千里征辟,还是亏了此子力荐呢。”

  周泰和蒋钦顿时大惊,连忙去看刘封,却看见刘封正微笑点头,主动开口道:“曾听人言,九江有两位雄武君子,名为周泰、蒋钦,善水性,懂水文,乃是上佳的水军将领。”

  “故此,封向父亲力荐两位君子,只是州使一去不返,前几日还在同我父谈起此事,正准备加派人手南下,却不想两位君子已至郯城了。”

  周泰和蒋钦俱是惶恐状,一脸愧不敢当。

  刘备却是趁势问道:“幼平、公奕,吾观二君雄武敢战,欲请二君从军,不知汝二人可否愿意?”

  周泰和蒋钦立刻离席拜伏:“今我二人既已追随明公,自当以明公为主,谨听明公安排。”

  “好、好!”

  刘备大喜,略一思考,开口道:“不瞒二位,广陵乃我徐州州郡,却不从州府之命。备添任州牧,自不能放任不管,今明两年,必要让广陵归附。”

  “广陵地处淮南,水网密布,河流众多,大湖林立,非舟船配合,大军很难调动。”

  刘备继续说道:“故此备早有建水师之念,只是一直苦于没有人才。今日幼平、公奕已至,当可辅佐子敬,创立水师。”

  周泰、蒋钦二人一听,顿时大喜。

  这可是草创之功啊,哪怕上面还有一个主官,自己二人也一定能够分润大量的功劳,成为水军的元老重臣。

  这个时代的水军其实是相当重要的,整个淮泗地带有没有船只,完全天差地别。

  机动速度甚至能差上三五倍,至于后勤就更是天壤之别了。

  所以刘封力劝刘备招揽周泰、蒋钦,这两人历史上就是水军悍将,再加上关羽,潘璋,徐盛,刘备军体系中,已经有不少已经成型和将来可以成型的水军大将了。

  “幼平、公奕,汝二人带来的壮士,也可挑拣入选。”

  刘备语重心长道:“不过备欲先提醒汝二人,徐州军连日来都在整顿军纪,若是壮士们愿意从军,备自当厚待,却需严守军纪。若是受不得军纪之苦,也可以发给盘缠,送其归乡。”

  周泰、蒋钦慨然应诺,自觉刘备所给待遇已经极好,两人自是满意之极,而他们带来的江贼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够有机会转正为州府军队。现在刘备就给了这么个机会,谁要是再敢冒犯军法,自然严惩不贷。

  刘备见两人奉命唯谨的样子,也很高兴,继续说道:“两位初来,不好贸然擢升,暂以曲军候屈居,待水军建成,便可酬功,两位意下如何?”

  周泰、蒋钦几乎快抑制不住心里的喜色了,只觉得自己这新主上真乃宽宏大气之主。

  来的路上,周泰和蒋钦就讨论过许多次,都觉得能得一屯长便已知足。

  反正自己有勇力,又敢战,迟早也能积功而进身。

  却不想刘备直接给他们提了一阶,升任了曲军候,更许下军司马的奖赏。

  周泰、蒋钦喜不自禁,只恨不能立刻上阵杀敌,好让明公见识一下自己的忠贞勇敢,以报答刘备的赏识知遇之恩。

  随后,等周泰、蒋钦用过饭食,刘备亲自将他们送去下榻之处,这才离开。

  周泰、蒋钦两人虽是兴奋之极,可身体上确实已经疲惫不堪,闲聊几句刘备礼贤下士,不以家门而轻视两人,让两人都觉得这次来对了。

  可笑先前还觉得州使们是袁术设置的骗局,想要诱杀他们。

  现在想想,当真是可笑之极。

  两人隐隐也有些后怕,幸好当时没一刀把那几个州使、州吏给宰了,否则自己以后就只能继续当江贼了。

  (383720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uanshu.cc。乱书库手机版:https://m.luan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